南印度水災 災後援助刻不容緩 橫額圖片:施達的印度夥伴EFICOR向喀拉拉邦災民提供食物和非食物援助(圖片來源:EFICOR;攝於2018年8月27日) 這是一個美好的時刻。對我的家庭來說,這種(援助)行動是及時的支持,讓我們可以存活一個月。這是上天給我一家的安慰。 閱讀全文
災害預防不是易事 橫額圖片:洪水使沙土覆蓋農地,形成一個個這樣的沙洲 若你有讀過七月出版的229期《呼聲》,應該對災害管理和災害危機緩減的概念不陌生。藉本週的ePrayer,我們一起看看孟加拉西北古里格拉姆縣(Kurigram),了解貧窮社羣災管工作和面 閱讀全文
讓印度人為自己的權利發聲──教會團體作政府與村民橋樑 橫額圖片:夥伴EFICOR於比哈爾邦的15所村莊建立災害管理委員會(Disaster Management Committee, DMC)。DMC成員塔庫爾(Thakur)先生(圖中)協助村裏的寡婦、長者與殘疾人士等獲取撫恤金及其他政府 閱讀全文
教會參與災害危機緩減工作是最有效並最具持續性的 橫額圖片:社區PADR工作員(右一)正講解如何一耕種方法 Stanley Enock Hanya是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Zimbabwe (EFZ)(津巴布韋一大福音宗派聯會)推動教會和社羣合作項目的負責人 閱讀全文
施達夥拍IA成員繼續伴羅興亞人渡過難關 自上年8月緬甸若開邦(Rakhine State)再次爆發衝突至今,逃至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(Cox’s Bazar)的羅興亞難民有702,000人,使總人數上升至逾915,000人,多達130萬人需要人道援助。 施達與Integral 閱讀全文
願他們健康! 橫額圖片:表姐抱着40天大的Muhammad到母嬰保健中心檢查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,巴基斯坦的新生兒夭折率為每1,000名有46名;每1,000名兒童中有81名兒童活不過他們的五歲生日。每100,000名懷孕母親便有178名於生產時或 閱讀全文
能救一個就是一個 橫額圖片:夥伴同工隨身帶着12星期大的胚胎寶寶模型,向在醫院預備流產的婦女傳遞「生命無價」的信息。 墮胎,一個血淋淋的名詞。 維基百科如此詮釋:墮胎,又稱人工流產,或是誘導性流產。指的是在胚胎或胎兒自己能存活之前,以切除或強制的手段移出 閱讀全文
為何復和如此重要? 說到復和我們總是想起我們的好夥伴津巴布韋的Foundations for Farming(FfF)。榮幸邀請到創辦人Brian藉他成立FfF的歷程分享復和與寬恕的力量。 作者:Brian Oldreive(Foundations for 閱讀全文
流離失所的緬甸傈僳族人 當說到難民、戰爭,可能你會想起敘利亞難民、羅興亞人、南蘇丹內戰等常被報導、被國際關注的危機。 在緬甸,除了若開邦(Rakhine State)羅興亞難民危機外,北部的克欽邦(Kachin State)、東北部的撣邦(Shan State 閱讀全文
第四週 當旱災來襲時…… 上兩週,我們看過兩種讓土地回復自然的耕種方法;但若自然也與我們成敵對時,在天然災害中,貧窮的小農戶又能如何面對? 印度中部地區常經歷旱災,因着氣候變化的影響,降雨量嚴重不足,令農民生計受損。氣候變化是其中一個使農夫們無法維生而走投無路的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