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: 回歸.聖言
回應氣候變化的受害者
撰文:馮韻妍(堂會傳道人) 5我親愛的弟兄們,請聽,上帝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,叫他們在信上富足,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嗎?14我的弟兄們,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,卻沒有行為,有甚麼益處呢?這信心能救他嗎?15若是弟兄或是姊妹,
有幸,有不幸,還是蒙召?──耶穌看小孩
撰文:佘枝鳳(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助理教授,亞洲實踐神學學會副會長) 在哪個母腹出生,不容人選擇!我們習慣稱富家子女為「幸運」,稱貧困、傷殘和受戰禍的為「不幸」,又呼籲幸運的扶助不幸的,使之脫離厄運。可是,這對兒童的解讀是否足夠、全面?此文
「七十個七次」背後的真相
撰文:黃國維(施達董事,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務長兼神學科副教授) 基督徒若被別人傷害,其他信徒往往用「要饒恕弟兄七十個七次」去鼓勵他饒恕得罪他的人。我們或會以為不追究、忍受不公平對待、樂意寬恕才是好的基督徒;若果追究、問責、不饒恕,就做錯
從靈性層面回應結構性壓迫:保羅的提醒
作者:葉漢浩(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) 羅馬帝國的經濟是以壓迫與剝削為根本的。在帝國初期的經濟中,有三分一的人口是奴隸,另外三分一是被釋放的奴隸,還有大量是沒有土地與主人的工人,他們靠短期合約及日薪工作為生。簡言之,羅馬帝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