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以來,兒童事工給我們的印象是向貧困兒童和孤寡給予助養、助學和生活援助。可有想過,兒童事工也可結合社區重建和農業發展?
過去60年,緬甸內戰不斷,加上連年天災,不少兒童因此失去家園,甚或至親。施達緬甸夥伴Full Moon於20年前設立院舍,照顧受戰亂、天災與貧窮影響的兒童。然而,上帝給予Full Moon創辦人U Ba Hla的異象不止於兒童們的需要,還有他所愛的國家與戰後社羣的福祉。
U Ba Hla認為,開採金礦等活動只能帶來短暫的得益,到某一天終會消失,農業發展才能讓戰後社羣分享發展成果。因此,他將兒童院舍的服侍結合農業發展,在位於仰光邊陲的Full Moon兒童院舍裏開闢農地,邀請附近沒有土地的貧農在該處耕作。貧農不用繳付租金,只需將部分收成供給Full Moon兒童院舍的兒童食用,及向教會作十一奉獻。
另外,Full Moon亦在仰光郊區設立培訓農場,為緬甸境內的農夫提供有機耕作訓練。他們同樣開放培訓農場裏的農田予貧農免費使用。其中一位受惠的農夫,在農場裏以學到的耕作方式種植青瓜,並獲得美好收成。每次他到市場出售農產品後,都會到Full Moon的兒童院舍,將所得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給院舍作奉獻。雖然他不是基督徒,但透過Full Moon樂意分享農地,讓他可以享用上帝藉土地供應他日用飲食的福氣。
20年後的今日,第一批Full Moon院舍的兒童經已長大成人,當中有部分接受了農業、教育和醫護專業訓練的畢業生,在Full Moon的支持下,返回昔日戰亂的家鄉,參與戰後的社區重建工作,以自己的專業貢獻社羣。願上帝繼續藉着這羣蒙福的兒童,在緬甸這片土地上傳遞從上而來的平安和盼望。
今期《呼聲》目錄
整理和撰寫:潘文欣 甚麼是「發展」?怎樣的發展會帶來建立,怎樣的發展卻帶來破壞?或許泰國北部山區靠地維生的社羣,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。 綠色革命的毒害 居於泰北山區的拉祜族人,他們的先祖在過去為尋找適合的耕地,在泰國、緬甸與老撾三地遷徙移…
作者:黃國維博士(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 (神學科)、副教務長,施達董事) 「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。不是惡這個愛那個,就是重這個輕那個。你們不能又事奉神,又事奉瑪門。」 「所以我告訴你們: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,喝甚麼;為身體憂慮穿甚麼。…
傳統以來,兒童事工給我們的印象是向貧困兒童和孤寡給予助養、助學和生活援助。可有想過,兒童事工也可結合社區重建和農業發展? 過去60年,緬甸內戰不斷,加上連年天災,不少兒童因此失去家園,甚或至親。施達緬甸夥伴Full Moon於20年前設…
訪問及整理:秦韻欣 以前會聽到人說「返鄉下耕田啦!」來取笑別人老土、沒有見識。現在,人們不用「返鄉下」也可以耕田,而當農夫也不一定老土。鄉土學社的農夫阿手──年輕、風趣的陽光男孩,與我們心目中的傳統農夫形象迥然不同。 阿手不是出身於農民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