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守兒童,一個絕不陌生的名詞。保守估計,現時中國有逾6,000萬的兒童,因父母要到城市打工,與祖父母或獨自留守在家鄉,長期與父母分離。
父母長期在外工作,為的是賺取足夠的生活費支持家裏生活。不能說所有留守兒童都受困於貧乏的物質生活,但無可否定的是,他們每一位皆從小缺乏父母親的關愛和照顧,情感和心靈上承受着長期關係缺欠帶來的影響。
施達在四川的夥伴成都福溢文化交流中心,自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後,在受災地區開展關顧和培育青少年的工作。經過2013年的四川雅安地震及2014年的雲南昭通地震,夥伴在汶川、雅安及昭通三地接觸了不同的受災青年,當中逾三成為單親和留守兒童。
小博是夥伴培訓的青少年小組領袖,他在中心舉辦的營會裏認識了一位與他年紀相若的組員,他倆都很害羞和寡言。當小博與其中一位握手時,那位年青人的手竟如此粗糙,叫他十分驚訝!家訪那天,首次走到那位新朋友的家,看到兩嫲孫蝸居在狹小、幽暗的土房裏,心裏不禁問:他這十多年來的心酸,沒人理解,無人傾訴,所有的事都壓在了自己的肩上,他所背負的擔子為何如此的重?那次接觸,不但開啟了小博對留守兒童的關注,同時亦為那位留守家裏多年的少年人建立同行和支援。
貧困、孤單、隱蔽、缺尊嚴,不是緣於留守兒童的個人問題,而是他們生活背後更大的環境因素,包括:戶籍制度限制、資源分配不均、社會價值觀失衡、社羣支援不足等。夥伴致力聯合地方教會,為困境青年建立支援網絡,提供適切的教育和生命培育;並培訓部分青年成為青少年領袖,回饋社區,為社會送上祝福。
施達祈盼透過夥伴的服侍,四川當地貧困、缺乏關愛的單親及留守兒童,得享應有的生存條件、發展機會和安全保護,以及獲賦權參與自身社區發展的機會。這不單是聯合國《兒童權利公約》所提倡兒童當享有的權利,也是對每一個擁有上帝形象的年幼生命的尊重和愛惜。願更多生活在孤單、幽暗中的年青生命被燃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