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眾多個兒童事工項目中,為人熟悉的,非緬甸的戰後兒童事工莫屬。或許你會好奇問:為何同一個兒童事工項目,支持了20年仍繼續支持?答案直接簡單: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一項值得延續下去的工作,也同樣看見天父在這羣孩子身上的奇妙作為,期望他們成為推動復和關係的使者。
「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,你們的仇敵,要愛他!」(路加福音6章27節上)這節經文可用於形容緬甸夥伴Full Moon的事工,外人看來,他們就只是個兒童院舍,照顧因內戰與家人分離的兒童,但修補關係和傷口也是他們事工的重心。兒童之家以聖經作為教導孩子的基礎,讓孩子除了在學校學習外,在院舍中每天敬拜上帝、學習真理,幫助他們從小便認識天父,經歷祂的愛。若你看過他們禱告時大聲呼求阿爸的純真、敬拜時充滿喜樂和愛的眼神,便會發現天父的愛能治癒孩子們曾經受傷的心。
夥伴知道仇恨只會使人繼續活在惱怒中,甚至令內戰重覆發生,也對社區、國家的發展無助。因此,他們着重培養孩子愛鄰舍、愛仇敵,盼望孩子們被神醫治、救贖後,能寬恕曾傷害他們的人,長大後回到曾受內亂影響的家鄉回饋社區。今天,我們見證到不少孩子長大後成為老師、社區工作者、醫護人員等,放棄在城市的生活,跑回農村由零開始服侍社區,包括那些曾參與內亂的人。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,他們憑着對神單純的信心,忠心地付出他們可以貢獻的,實踐愛仇敵。一些選擇留在山腳城市發展的孩子,他們教導自己的家人,開放自己的家,讓山上的青年人可以住在自己的家,到城市讀書,待他們如自己的家人般照顧,實踐愛鄰舍。
感恩緬甸夥伴,在這羣經歷創傷的孩子心中撒下愛和寛恕的種子,叫復和能藉着這些孩子臨到他們的社區並傳遞開去。他們的生命就如詩歌「普通的人」般形容的,實踐「奉獻我僅有」、「欠缺裏沒有還是夠」的生命。願緬甸國內不同的族羣都能經歷這份復和,愛能驅散仇恨。
如你希望進一步認識緬甸戰火下兒童的真實經歷和Full Moon的事工,鼓勵你訂購《小希的月亮──戰火下的緬甸少女》繪本,讓小希的生命故事直接向你說話。
今期《呼聲》目錄
撰寫:薛奐珩 「你在哪裏?」 「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,我就害怕;因為我赤身露體,我便藏了。」 「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?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?」 「你所賜給我、與我同居的女人,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,我就吃了。」 以上對話…
作者:黃國維博士(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 (神學科)、副教務長,施達董事) 當約瑟做埃及宰相的時候,全地發生饑荒,只得約瑟管理的埃及有糧。各處的人向約瑟買糧,他們先用銀子買,銀子用盡了,就用牲畜換糧,後來連牲畜也沒有了,就對約瑟說: 不…
在眾多個兒童事工項目中,為人熟悉的,非緬甸的戰後兒童事工莫屬。或許你會好奇問:為何同一個兒童事工項目,支持了20年仍繼續支持?答案直接簡單: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一項值得延續下去的工作,也同樣看見天父在這羣孩子身上的奇妙作為,期望他們成為推動…
作者:Maylin Hartwick(融樂浸信會傳道人) 說到人與自己復和,當中不可少的是上帝的介入,以及人在上帝裏的生命轉化。過去數年,施達從不同夥伴服侍裏所見證的生命故事,看到上帝如何修補那些因貧窮、欺壓而支離破碎的生命。 融樂浸信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