橫額圖片:Rakhi(圖中)與父母
要消滅貧窮,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環;然而,很多低收入國家的孩子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。當地家長為口奔馳,沒有空間思想孩子的將來,以為孩子長大,就是跟自己一樣,艱苦生活。在他們眼中,賺取收入以養活家人是當務之急,其次才是讓孩子讀書。
就如孟加拉貧民窟女孩Rakhi的家長,父親是夜班火車售票員,月薪僅約3,000孟加拉塔卡(折合約275港元),實在沒有能力供養她讀書。一家三口住在100呎的房間,脫貧於他們來說,是願望,也可能是奢望。
施達支持孟加拉夥伴World Concern與當地眾教會合作,開辦及重建10所小學和20所學前教育中心,讓Rakhi和其他同類背景的孩子有讀書的機會。不過,我們明白,若家長不了解讀書識字的重要,即使有學校,他們也不會送孩子去讀書。故此,我們籌劃「社區支援持續教育項目」,倡議區內成年人關注兒童教育,並參與其中。
在該項目下,我們邀請區內成年人參與校務管理,成為管理委員會委員。我們也定期舉辦家長會議,增進家長對學校的了解,而Rakhi媽媽就是其中一位與會者。
感謝上主!在各方鼓勵下,Rakhi現已入讀我們支持的小學,努力讀書。Rakhi媽媽亦恆常參與家長會,了解女兒與其他學生在校的情況。
經驗告訴我們,社區的支持是推動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力量。項目發展至今已六年,現有約1,029位小學生和421位幼兒就讀我們支持的學校。去年,64位學生應考全國小學公開試,近一半學生獲甲等成績,成績令人鼓舞。
Rakhi的故事讓我們看見:當成年人的眼界超越當下的困境,當教育成為社區的關注,孩子的命途就有改變的可能。
鼓勵你更多為孟加拉的貧區社羣禱告。我們深信當孩子掌握知識,他們能創造不一樣的明天!
今期《呼聲》目錄
撰寫:黎嘉晉 你的衣櫃有多少件衣服? 大概,你不記得確實數量。或者,你會答:「我不知道。」真相,可能是,數也數不清。 與許多香港人一樣,梁成裕牧師擁有的衣服比需要的更多。當施達同工在一次教會聚會上提出上述問題時,與會的梁成裕發現,自己是…
作者:陳明泉牧師(施達董事、旺角浸信會副主任) 路加福音10章25-37節撒馬利亞人的比喻是耳熟能詳的經文。律法師要求耶穌為「鄰舍」提供一個客觀的定義,問題的底蘊是為「鄰舍」作排他性的宣告,即哪些人不在於他們所愛的範圍(大概是只有猶太人…
橫額圖片:Rakhi(圖中)與父母 要消滅貧窮,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環;然而,很多低收入國家的孩子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。當地家長為口奔馳,沒有空間思想孩子的將來,以為孩子長大,就是跟自己一樣,艱苦生活。在他們眼中,賺取收入以養活家人是當務之…
橫額圖片:馮天臨(圖右)與媽媽 撰寫:黎嘉晉 「今年,你會將利是錢捐出來,支持遠方貧窮人嗎?」 「會!」小學三年級生馮天臨肯定的說。 這位小朋友跟一般男孩子無異,放學歸家,做功課、吃茶點,晚飯前拿心愛的模型出來,玩耍一番。他的世界,相信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