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roll Top

「我流着山區部落的血」──與發展並行的倡議者

撰寫:黎嘉晉

去年年中,泰國北部清萊府一隊少年足球隊與教練在洞穴失蹤多日後平安獲救,在洞穴中一直照顧他們的25歲教練實功不可沒。事件令教練成為泰國人心目中的英雄,不過教練本無國籍,跟3名少年隊員一樣,不具泰國公民身份。

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,泰國約有48萬無國籍者,大多是居住在偏遠邊境的山區部落。由於他們不屬於任何國家,無法享有如公民般的教育、醫療、工作以至社會保障的權利。他們即使世代居住在泰國境邊,仍未有被這個國家承認其身份。

山區部落

由於無國籍人士長期處於主流社會的邊緣,因此他們的境況多乏人問津。即使少年足球隊教練和球員在去年8月通過身份鑑定,入籍泰國,大抵跟他們備受國際矚目有關。

「我是高地人」

關注泰北山區部落權益20餘年、與施達同行的Tui是泰北克倫族人,先輩由緬甸遷至泰北定居。在山區出世的Tui,自少看見山區部落作為「次等民族」的辛酸。少年時期,他隨家人遷至鄰近邊境的小城鎮居住,學習泰文和英語。大學畢業後,他沒有如其他同系(酒店管理)的同學般,立即到城市的酒店工作,相反他以1年的時間,走訪泰緬邊境近60條鄉村,親睹不同部落的貧困景況。Tui說:「自始之後,我改變路向。我身為山區高地人,流着部落的血,或者我能夠幫助他們。」

在市鎮成長的Tui,深明語言學習的重要。於是,他在學校義務教授山區兒童泰文,希望他們掌握泰語,他朝下山升學,也不易受歧視。其後,他加入一所國際基督教兒童機構工作,學習扶貧發展,足足有8年的時間。這段日子開拓他的眼界,也練就出以社區為本的發展技能。Tui離開機構後,便投身山區部落的倡議與發展工作,加入基督教機構UHDP(Upland Holistic Development Project),在改善農耕、爭取公民權益與天然資源方面,協助高地社羣。

Tui

「許多居住在泰北、緬甸與老撾邊境的山區部落為無國籍人士。例如克倫族人在泰北生活超過700年,但是他們跟其他部落民族一樣,在許多地方沒有土地擁有權,沒有(土地)證明文件。」Tui說,泰國政府在大遍山地建立國家公園或森林,土地歸國家所有,歷代居於當地的部落就更難以取得私人土地權。山區部落被剝奪土地權,意味着他們長年居住與作業的地方可被突然收回,令本已貧窮的他們更為脆弱。

建立對土地的歸屬

不過,為山區部落爭取土地權絕不容易,於是Tui一面跟其他非牟利組織合作,派部落代表向泰國政府申訴,爭取山區部落的土地權益,一面協助他們辦理身份註冊,取得政府認可,能夠合法居住。誠然,要改變當局對山區部落的人口政策,並非短期可達致。

在政策改變未至之時,當下山區部落的貧困境況是Tui必須回應的挑戰。Tui說:「即使他們沒有正式土地權,但是他們一日居於此,就當學習如何保存與善用賴以為生的土地資源,建立對土地的歸屬感。」Tui與其他UHDP同工遂組織居民成立管理委員會,利用科技系統規劃出山區土地地圖,以便他們設定使用規則。UHDP又提倡有機耕作與土地保養讓他們的耕作法更適切土地的負擔,長遠增加收入:「他們熱愛森林,我們渴望他們利用本身的資源,管理好自己的地方。」

屋旁小菜園

UHDP按照社羣的能力與資源,進行倡議與發展工作,這跟施達的理念一致。多年來,施達與UHDP協助那些沒有農地耕作的山區部落利用屋旁的小空地,發展菜園,採用天然肥料種植合時的蔬菜和香蕉,或養殖雞、豬、魚等,使居民能夠自給自足。這些後園小地若有良好的打理,配合時令季節,其出產往往足夠一家的食用,甚至可以在市場出售,或與其他鄰舍分享。Tui說,後園耕作原是山區部落的文化,UHDP協助他們掌握技術,提升農作物產量與質素。

「我們的同工來自不同民族,能操山區部落的語言。我們先走進當地社羣,向他們學習,以他們所擁有的為基礎,然後制訂發展項目。」Tui相信,山區部落有其獨特的智慧,事工必須處境化,如強行把個別模式套用在社羣上,只會適得其反。

擁抱自己的民族身份,投入山區部落的倡議與發展,Tui的委身展現對社羣的尊重和承擔。願Tui的服事激勵我們每一位信徒,在所屬的環境作美好的見證。

過去數期《呼聲》,我們從C、E、D、A、R介紹施達與夥伴的工作,詳見如下

主題《呼聲》

基督徒的整全使命
CEDAR的C代表Christian response
(基督徒的回應)

230期「消除貧困」
226期「地方教會」
本港教育及推廣
CEDAR中E代表Education(教育)
231期「扶貧教育由『少』開始」
發展工作
CEDAR中D代表Development(發展工作)
228期「你要和好嗎?」
227期「從災區到社區」
倡議行動
CEDAR中A代表Advocacy(倡議)
232期「我流着山區部落的血」
225期「打擊人口販賣」
救援、重建、防災
CEDAR中R代表Relief(救援)
229期「戳破我們對災害的迷思」

下期《呼聲》將分享我們接觸的貧困兒童情況,密切留意。

今期《呼聲》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