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馬迅榮(傳訊幹事)
關愛受造世界,這個議題問題又大又難,我們可能因為生活於末世而失去希望和動力。不過施達總幹事陳佩詩博士在1月6日晚上的「在末世中關愛受造世界,知其不會(成功?/失敗?)而為之」的網上講座中,分享了她在扶貧和環保工作上所感受到的鼓勵和肯定。
佩詩提到災難每天發生,差別是在我們眼前、在新聞報導出現,抑或連新聞也看不到。她舉例去年印度同時面對洪水氾濫和旱災,追本溯源還是與人為氣候變化有關。災害每年發生,而且愈來愈嚴重;其中反映富國過度消費、損耗大地, 窮國當災的殘酷現實。
然而,扶貧工作一路走來,佩詩不斷見到聖經的智慧和新的創造。 例如在泰國一個發展項目裏,農民耕種的基本理念是跟隨聖經的安息年,種植六年,到第七年讓耕地休息,不必施肥,之後竟然在同一幅土地多種農作物都可以種到。而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印度社區,都有自己的適應能力,例如居民用汽水膠樽製作救生衣,以防不諳水性的村民遇溺;再加上印度地區教會參與建設防災設施,例如逃生路、連接道路之類,令居民管理災害的危機意識提高。說到這,她說:「你參與其中,就見世界不斷的修復和適應。」
社區居民的參與和改變,讓佩詩看見希望,當中亦顯出上主美意,對她來說,那是充滿鼓勵和肯定的。路上也不孤單,有個人、有教會、有機構合作,她形容這是美妙的組合。
你想認識更多關愛受造世界與扶貧發展的關係嗎?立即訂閱和觀看 「關愛受造世界」YouTube頻道。至於想參與這個美妙的組合嗎?現在有機會了。
由中國神學研究院、新福事工協 會、施達基金會及多個機構主辦的第二屆「關愛受造世界與福音香港會議」,將在今年9月底至10月初假中國神學研究院舉行。會議將 設有專題演講、工作坊以及考察活動。更多詳情請留意施達基金會的Facebook專頁或Instagram帳戶。
今期《呼聲》目錄
撰文:黎嘉晉(項目主任) 「約三年前,我的田地就如這一般。」非洲南部津巴布韋的農夫James Shawa指着某片鄰家的粟米田,葉子發黃枯萎。多少日子,他苦惱着何以自己的莊稼不能有好的收成,及至他採用一種新的農耕法,經過一番努力,粟米長大…
撰文:馬迅榮(傳訊幹事) 關愛受造世界,這個議題問題又大又難,我們可能因為生活於末世而失去希望和動力。不過施達總幹事陳佩詩博士在1月6日晚上的「在末世中關愛受造世界,知其不會(成功?/失敗?)而為之」的網上講座中,分享了她在扶貧和環保工…
撰文:馬迅榮(傳訊幹事) 在泰國北部,多個部落生活於國家的邊陲,大多以務農維生。他們不少因為貧窮,所以沒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,沒有學過如何用有效方法耕種。他們生活在山上盆地,得不到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或援助,加上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,雨季時…
撰文:馮韻妍(堂會傳道人) 5我親愛的弟兄們,請聽,上帝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,叫他們在信上富足,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嗎?14我的弟兄們,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,卻沒有行為,有甚麼益處呢?這信心能救他嗎?15若是弟兄或是姊妹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