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葉漢浩
但不知道你的意思,我就不願意這樣行,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,乃是出於甘心。
門 14
保羅在腓利門書第14節煞有介事的 提及,他不想勉強腓利門作保羅自 己認為的好事,他盼望腓利門是出 於自願才做。對一個奴隸主人而言,聆聽到保羅的價值「不勉強他 人、尊重別人的自由」肯定聽得出 保羅的弦外之音。在一個有權可以操控奴隸生死的社會中,作為奴隸 主人的腓利門也許會習慣了行使他 的權力,而忽略了奴隸也是一個 人;他習慣了主人的身份而忽略了奴隸也是上主所創造的人。
活在資本主義價值主導的社會中,也許我們習慣了一切以個人利益為本的 生活模式。在資本主義所建構的城市假象中,生活就是為了累積財富,我們可能忽略了背後有一大羣農民正被剝削。當我們依靠這制度不斷累積財富的時候,有另一羣人因同一制度生 活在極貧窮的世界,正面對極為猖獗 的人口販賣問題。
有部分的國家,販賣兒女已成為一 種被「接受」了的文化,甚至志願 機構拯救了她/他們後,她/他們 會因為窮途末路而再次被迫投身出 賣肉體的行業。我們的社會極力不 想我們看見她/他們的慘況及貧富 懸殊帶來的邪惡結果。
對基督徒而言,我們不單要努力擺 脫社會製造的高牆,讓我們首先看 見別人的價值及上主創造他們的價 值,我們更要有保羅一樣的使命, 盼望更多人能看見他們的景況,成 為他們的幫助,成為他們的鄰舍。
讓我們一同思想:
在你的生活常規中,有哪些地方可 讓你看見別人的處境?有哪些是阻 隔你看見別人的價值和需要呢?
編按:更多關於打擊人口販賣的靈修文章,可到「施予達仁」靈修App閱讀。
今期《呼聲》目錄
撰文:馬迅榮(傳訊幹事) 「我和祖父祖母、爸爸、三個妹妹同住。」接受施達同工訪問時,Banya(化名)坐在木椅上,手拿收音咪,說出自己的家庭成員,眼神腼腆而質樸,和同齡的孩子沒有分別。怎料幾分鐘之後,這平凡的孩子憶述自己不平凡的經歷:「…
撰文:馬迅榮(傳訊幹事) 在主題文章中,我們見到泰國人口販賣的受害孩子被救出來之後,重獲新生。施達在尼泊爾同樣有打擊人口販賣的事工,拯救被賣去印度孟買紅燈區的尼泊爾婦女及她們的孩子,為獲救的倖存者提供庇護,讓他們可以復原、重新融入社會。…
撰文:馬迅榮(傳訊幹事) 提及打擊人口販賣,我們腦裏可能想像到電影情節,警察如何深入犯罪組織,然後展開拘捕行動。在實況之中,這些只是整個打擊人口販賣工作的一環。以下這個表格,是施達在印度的夥伴Evangelical Fellowship…
撰文:葉漢浩 但不知道你的意思,我就不願意這樣行,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,乃是出於甘心。 門 14 保羅在腓利門書第14節煞有介事的 提及,他不想勉強腓利門作保羅自 己認為的好事,他盼望腓利門是出 於自願才做。對一個奴隸主人而言,聆聽到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