訪問:周迎教授
整理:馬迅榮(傳訊幹事)
SIGHT(Student Innovation for Global Health Technology),中文譯名是「視野無界」。這是一個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平台,讓學生嘗試構思並實踐解決方案,藉此幫助資源有限的地區,處理不同的醫療問題。
負責這個平台的是周迎教授,任教於香港科技大學的「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」。她原本可以像其他老師一樣,留在學校裡教書和做研究,但她寧願選擇帶學生上山下海,走進貧窮國家的貧民窟和山區,用科學、技術和創意服侍當地的居民。為何她有這個選擇?
周教授一直關心全球健康(Global Health)議題,她在接受施達訪問時提到,貧窮地區的居民之所以要面對艱苦,原因只是他們在當地出世,這是一種不公平;而她認為只有祈禱並不足夠,應該有所行動。
到2014年,當時香港的大學剛轉為四年學制不久,她見到有改變和行動的空間,而且得到當時的副校長支持,她更加肯定這是上主為她開路。於是,她開始成立SIGHT這個平台,帶領學生去服侍貧窮人。
她和學生幫助貧窮人的方法,就是透過對話,了解貧窮人的需要,然後利用不同的科技和設計,去解決困難。例如她曾帶領學生到柬埔寨,得知當地某個非政府組織有醫療隊。醫療隊在貧民窟為居民服務時,需要收集和記錄受助者的資料,但他們身處貧窮地區,不可能經常有無線網絡。故此,了解醫療隊的需要後,學生設計應用程式,幫助醫療隊收集資料,又研製了流動無線網絡,也組裝了流動藥箱,令醫療隊可以更方便的攜帶。
過程中少不免有辛苦的時候,她在接受施達訪問時也笑言,有一次帶學生到貴州考察,期間她病倒,反過來要學生照顧。可是當她見到學生認識貧窮國家居民的需要,而且學以致用,透過設計和科技幫助貧窮人解決問題時,她就覺得整個過程有上主的心意在其中,她並見證了學生的成長而感到高興及欣慰。
看了周教授創立SIGHT平台,帶領學生去關心和解決弱勢羣體的需要,你會想到用甚麼新方法幫助貧窮人?信徒不一定要派食物,派物資,捐錢才算幫助別人,嘗試發掘一下上主給我們有甚麼恩賜,然後加上創意運用出來,我們也可以創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扶貧事工。
今期《呼聲》目錄
撰文:馬迅榮(傳訊幹事) 在牛棚裏,兩隻牛在低頭食草。 Francois看到這個畫面,心中百感交集;不過數年之前,他的家庭無論如何努力儲蓄,都不可能擁有兩頭牛。在他的認知之中,這是個神蹟。 他回想自己平生,他已經48歲,是一位貧窮農村中…
分享:Belinda 內容整理:馬迅榮(傳訊幹事)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慷慨,懂得分享,可是有甚麼方法做到?如果你也有這個疑問,可以看看Belinda和丈夫的做法。 本年三月,Belinda和丈夫打算為女兒Hailey舉行「百日宴」,可…
訪問:周迎教授 整理:馬迅榮(傳訊幹事) SIGHT(Student Innovation for Global Health Technology),中文譯名是「視野無界」。這是一個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平台,讓學生嘗試構思並實踐解決方案,…
撰文:莫陳詠恩 經文選讀:馬太福音二十五31-46 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關於最後審判的故事。主耶穌把義者和惡者分開,決定的因素,就是他們有否關顧饑渴交迫、赤身作客、身陷囹圄的弱小之輩。服侍困境人的被稱為義;袖手旁觀,忽略窮人的被稱為惡。這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