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趙嘉欣(推廣拓展部主管)
COVID-19由2020年開始在全球迅速蔓延,各國為堵截疫情,曾停課停工,並實施不同隔離措施,對全球經濟帶來嚴重打擊。
全球匯款減少,正反映疫情帶來的影響。
當本國工人到海外工作,將部分收入以現金或貨物的形式寄回家鄉,以支持家庭生活時,這些金錢轉移被稱為工人或移民匯款。
疫情造成了大量失業和減薪,尤其酒店業、旅遊業和建築業等,引致海外勞工需求減少。邊境關閉,亦難以輸出及輸入勞工;加上金融機構因疫情暫停或只提供有限度運作,在種種情況下,移居海外的人無法給家鄉匯錢。世界銀行曾預測全球匯款會大幅下降20%。
縱然個人匯款的金額相對較小,總額卻是全球官方發展援助金額的三倍。匯款幫助了很多貧國家庭的基本需要。匯款除了幫助個別家庭,更推動社區經濟,為當地社區帶來改變。匯款下跌可能會導致貧困加劇,令弱勢羣體獲得健康醫療及教育服務的機會更加有限。
雖然世界銀行曾預測因疫情匯款將大幅下跌,但這卻估算有誤,原來匯款的「復原力」非常強勁。世界銀行2021年5月一份報告顯示,2020年全球匯款流入達到$5400億美元,比2019年匯款總額只下降了1.6%。2021年,匯款量進一步增加,匯往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國家的金額達到$6050億美元。匯款將移民工與本鄉的家人聯繫起來,匯款成為在財務方面的社會契約。就算面對經濟不景,移民工仍竭盡所能,減省個人開支,維持匯款回鄉,因此匯款下降比預期少。聯合國訂定每年6月16日為「家庭匯款國際日」,以表揚超過2億多名移民為他們8億家庭成員匯款,作出巨大的貢獻。
匯款與出國移民工作的人口相關。以緬甸作例子,因政治長期不穩定,緬甸經濟發展困難,並鄰國工作薪金較高,特別泰國政府在1980年末積極招募海外勞工推動本地服務業,導致大量人民散居海外。按聯合國資本發展基金(UNCDF)數字顯示,2019年約有370萬緬甸人散居外地,以泰國、孟加拉及馬來西亞為首三位前往的國家。
按國際移民組織2019年的資料表示,緬甸的匯款流入為$28億美元,佔國內生產總值4%。
由於匯款的重要,聯合國的「可持續發展目標」目標10,列出到2030年,期望將移民匯款手續費減至3%以下,並取消費用高於5%的僑匯渠道。可見國外的匯款對貧國經濟、社區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