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roll Top

參與扶貧事工,各有角色

撰文:趙嘉欣(推廣拓展部主管)

在一次施達同工的早會,我們邀請了一位氣候專家分享。他提到聖經中「好撒馬利亞人」的比喻,並將比喻中的人物套入氣候變化情景,引發我們反思。他激發起筆者的聯想:在扶貧工作的處境中,我們扮演着甚麼角色?又有何承擔?

反思「好撒馬利亞人」,筆者聯想到傷者代表世界上的貧窮人。傷者遭強盜搶劫、剝去衣裳,並被打至半死,猶如缺乏資源的貧窮社羣。他們不單三餐不繼,而且被不公義的制度壓迫,身心社靈均受到傷害。路過見到傷者卻視而不見的聖職人員,在筆者心中,就彷似頭腦上知道貧窮人的苦況,但因自身種種處境,而無法伸出援手的人。

筆者想起一個「傷者」的故事。一個敘利亞家庭十多年前因國家內戰,逃難到黎巴嫩成為難民。家中的孩子在兩、三歲時,因意外斷了三隻手指。父母連忙四處奔走,向多家醫院叩門尋求幫助,卻因無力支付費用,而不斷被拒。在意外的三個小時後,他們終於找到一家願意為孩子做接駁手術的醫院。然而,因治療時間延誤及手術不佳,孩子的手永久受損,甚至需要做重建手術。

耶穌比喻中的傷者及聖職人員,在現實世界中多不勝數。

那位好撒馬利亞人又讓我們想到誰?是在閱讀這文章的你——施達支持者。你願意抽時間了解、關心貧民的處境,並奉獻金錢援助他們。正如撒馬利亞人也有自己的事務要處理,你亦有自己的責任職務,不可以時刻到前線直接支援;因此,撒馬利亞人將傷者交託客店店主,你亦將援助貧窮社羣的工作託付給施達,以轉化生命。

客店照顧留宿、寄居者,是理所當然的。然而,留宿者終有天要離開,傷者痊癒後亦需繼續上路。這正如施達的理念:我們幫助貧困社羣轉化生命,讓他們看見自己在上主創造下的身分角色及才幹恩賜,並在設立的年期下提供資源。店主(施達)並非要令傷者(貧窮人)終生留宿(倚賴他人支持度日),而是協助他們,讓他們能自力更新。

你為甚麼願意照顧貧窮人?「唯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裏,看見他,就動了慈心」(路十33)。因為你們如同主耶穌,如同撒馬利亞人,看見有需要的貧窮人,就動了慈心,憐憫他們;又與我們共工,透過奉獻與委託,讓我們有資源履行愛鄰舍的吩咐。

撒馬利亞人和客店之間的合作,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。客店需要資源來運作:照顧傷者的費用、「燈油火蠟」、店員薪金及福利等。沒有動了慈心的撒馬利亞人,客店在照顧有需要羣體的工作上獨力難支;沒有願意受上主呼召的客店,撒馬利亞人亦無法放下自己工作不顧,長時間照顧傷者。我們衷心感謝你,多年在扶貧路上並肩同工。

願大家各按其職,成為美好。願榮耀頌讚歸於天上的父。

奉獻方法

每月奉獻

按此下載「每月奉獻表格」

網上奉獻

按此以Visa、Master、JCB或銀聯網上奉獻

劃線支票

抬頭請寫上「施達基金會」(英文名稱:CEDAR Fund)

直接存入戶口

匯豐 004-600-385678-001

東亞 015-185-68-00931-7SSA

中銀 012-581-2-020114-7

星展 016-478-001364162

轉數快

快速支付系統識別碼:3354016,或在網上銀行掃瞄以上二維碼

PayMe

以手機按此或掃瞄以上二維碼(請在訊息欄上填寫自己的名字, 聯絡方法)

請按以上方式奉獻,然後填妥奉獻表格,連同支票、銀行存款單,或成功過數之頁面截圖並附上你的姓名、聯絡電話及郵寄地址及註明支持事工/奉獻計劃的名稱,以郵寄、電郵或WhatsApp方式交回本會。

>下載奉獻表格

郵寄地址:香港郵政總局信箱3212號
電郵:sharing@cedarfund.org
WhatsApp(只適用於奉獻查詢):5160 7549

  1. 本會為《稅務條例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及慈善信託之一。歡迎登入稅務局網頁查看詳情。
  2. 捐款為港幣100 元或以上者,本會將發出免稅收據。如捐款少於港幣100 元而需要收據,請與本會聯絡。
  3. 為免個人資料外洩,切勿傳真任何奉獻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