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選讀
信息分享
聖經多處命令子民要關懷照料寄居者;在當日時空場景下,那些寄居者往往是本來有家有故里、卻歸家不得的外族人,可能相當於我們今天所指的「難民」(按)。
古今的難民流離失所,或因災難、戰禍,甚至迫害。然而今天,人為造成的氣候紊亂,已成為近年全球難民人數劇增的直接或間接原因之一。近年,非洲、中南美洲及南亞各地,均遭受持續乾旱打撃;同時,因極地冰蓋融化,海平面上升持續,湄公河、恆河及尼羅河三角洲等主要糧倉的土壤逐漸鹽化,耕種作業日漸艱難,居民大規模被逼遷徙的情況已經發生。同時,有相關研究指出,因持續嚴重旱災,在暴政下原已虛弱不堪的敘利亞崩潰,催化全面內戰,數百萬人被迫逃難,引發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危機,至今未完。中美洲類似旱災及混亂局勢,也引動數以萬計洪都拉斯等國居民跋山涉水湧向美墨邊境。
甚至富裕地區如美國,因海平面上升,不少沿岸地區及城鎮,在十至二十年內將面臨部份甚至全面遭淹沒的危機。有城市投入數十億美元將大部分道路及基建加高,亦有其他城鎮地區耗巨資加建加固海堤。然而,根據氣候專家的估算模型,該等措施只屬杯水車薪,並不足以長遠解決危機,居民最終或只有遷移一途。
根據聯合國的保守估計,未來三十年將出現超過二億人因為氣候危機而被迫遷離的難民潮。
(按:根據聯合國日內瓦難民公約,只有因為政治、種族、宗教、羣族及戰爭原因逃離本國無法返回的人,才屬官方定義的難民;因氣候變異而被迫遷徙他國者,目前只能歸類為環境移民〔environmental migrants〕。然而2020年一月,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裁定,因為氣候危機而逃離本國的難民,其收容國家將不能強迫遣返他們回國。)
思想問題
雖說是人類幾個世代集體的貪婪及無節制,致令今日千百萬人流離失所,然而我等身在發達地區,長期享受高水平卻又是高排放的生活方式,肯定責無旁貸。可是個人力弱,基督門徒可以如何回應這種超越個人能力的局面?
既然因氣候危機而引發的難民潮已經開始,且將每況愈下,那麼聖經中「要善待寄居者」(另參申十19)的教導,如何可以在個人、社羣、教會及公共政策層面上得到實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