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黃浚傑(傳訊幹事)
「赤腳行」是一個體驗貧窮人處境的活動。在參加者步行前,施達同工會先清理步行路線,希望參加者在安全情況下,透過「赤腳」體驗,讓大家能夠貼近貧窮人的感受,並與他們建立連結。
2019年有一位義工,他是阮昭平弟兄,第一次參與「赤腳行」,於活動當天協助作人流管理。他願意成為義工,撥出時間之外,又捐款支持參加者赤腳步行。問到他為何「出錢出力」,他表示希望透過在時間上及金錢上微小的付出,幫助參加者藉「赤腳行」體驗貧國人民的處境。他更分享,在「赤腳行」後,他明白到能平安穩妥地過日子是感恩的事。貧窮人的苦痛與恐懼,是我們作為香港人難以想像的。
的確,世界上有很多貧窮人可能過飢寒交迫的生活,鞋子未必是他們的必需品,只能容讓雙腳曝露在危機之下。在很多貧窮地區,未開發路面上危機處處,路上的碎石、釘子、玻璃、煙蒂等都容易令雙腳受傷。此外,地面上有大量細菌和寄生蟲,特別是在潮濕的氣候,泥土及污水更容易產生有害物質。如果沒有鞋子的保護,長期赤腳走在骯髒的路上,寄生蟲便容易鑽入裸露的雙腳,引起寄生疾病如沙蚤病等。病患若不及時治療,更可能遭受病毒、破傷風或壞疽等二度感染。
赤腳不僅存在健康風險,而且是社會最底層的標誌,引來偏見的目光。早至古羅馬時代,古羅馬人已經用鞋子來區分社會階級:貴族通常穿着染色和有裝飾的鞋子,平民則穿着生皮或平頭釘靴子,而奴隸通常被要求赤腳。時至今日,奴隸制度已被廢除,但仍有很多貧窮人無錢買鞋,因此赤腳仍是貧窮的象徵。有些人認為貧窮人之所以貧窮,是因為他們懶惰,卻不會了解他們的困境。貧窮人與其他社會階層的人一同生活在一個城市,難免被歧視,承受這些偏見。當我們參與「赤腳行」,也有可能引來異樣目光,我們可有勇氣稍微體驗這種不安的感受?
盡量遠離危險、不適和異樣目光是人之常情。然而我們所抗拒的感受,正是貧窮人的日常。主耶穌道成肉身進到世間,與我們同甘共苦,讓我們知道何謂愛。我們可以在「赤腳行」活動成為參加者,又或學像阮昭平弟兄,擔任義工,捐款支持,學習進入貧窮人的痛苦,建立同理心,以踏出踐行基督「愛鄰舍」命令的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