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趙嘉欣(推廣拓展部主管)
代入貧窮人的覺醒
施達每年11月舉辦「赤腳行」。「赤腳行」是我們的旗艦籌款活動,參加者須以赤腳在本港街道上走完指定路線。活動舉行前大半年,我們便已開始準備:申請活動場地、籌劃路線、設計路途中的體驗活動、製作宣傳品及計劃報名細節等。其中一項準備功夫,是全體同工率先赤腳試行擬訂的路線。令我回想數年前,第一天到任施達當天,剛巧是「同工赤腳行」。
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在街上赤腳步行,除了覺得骯髒外,也有點擔心路人目光,不過當時所有同工一齊步行,過程輕鬆悠閒,克服了尷尬的感覺。可惜當日時間不夠,我們未到達預定的終點站便要折返。
在正式「赤腳行」當天,我負責作領隊,帶領參加者由起點出發,經馬鞍山海濱長廊步行至終點站。終點前的最後一段路程,有兩條短短的馬路,再走多一會便到達終點站的教會,就是「同工赤腳行」當天未曾試走過的那段路。想到只是兩分鐘左右的路程,我懷着興奮的心情作最終衝刺。可是,踏上馬路一刻,我就知不對勁:瀝青馬路既熱且「刺」腳,每走一步也有如走在針氈上,刺痛的感覺令我舉步維艱。
我看見隊員一個一個向前行,作為領隊,唯有忍着痛楚,緩緩地、一拐一拐地踏出每一步。路程雖然短暫,卻感覺沒完沒了。我看着隊員遠去,內心更是焦急。不過「心靈願意,肉體軟弱」,我只能放棄追趕上前的念頭。
在終點站的教會門前,有些完成了工作的義工,自發組成「啦啦隊」,歡迎即將到達終點的參加者。作為同工,本應要答謝義工的熱情,可惜去到末段我已沒有心力回應周邊的人及事,只能集中精神及意志,盡快完成這路程。
踏入教會的一刻,才發現地板如絲一般的滑。「原來,這就是天堂。」這是我當刻的感受。骯髒、途人目光都不再重要。我當時幻想自己是一位每天都過着赤腳生活的貧窮人,原來走路舒服一點已經如在天堂過着好日子了。對在發達國家生活又是知識型的信徒,或許對「天堂」或「天國」有很多神學上的討論;但對於貧窮人,他們對天國的嚮往,可能單純是期盼衣食不缺、身體健康。若非參與「赤腳行」,親身感受赤腳的艱難(看見施達同工出差拍的相片,香港街道比起發展中國家的已是平坦安全),我未必有代入貧窮人處境思考的覺醒。大眾在欠缺前線服侍海外貧窮人的機會下,只從新聞、前線機構得知貧國的狀況,難以在增長頭腦知識的同時,在情感上與貧窮人連結。我感謝主讓我在「赤腳行」初嘗與貧窮人連繫,這帶來的覺醒成為我關愛貧窮人的推動力。
走進貧窮人的生活
我是第一天上班才參與「赤腳行」,而施達有一位忠實的支持者,他雖然不是第一屆的參加者,但他自從2006年起便無間斷參與逾10多年;他的赤腳經驗比我豐富得多。他是張卓倫牧師。
問及張牧師為何多年來均參與「赤腳行」,他覺得「赤腳行」是挑戰自己放下身段及捨棄舒適的學習平台。如何克服赤腳的痛楚?他說「赤腳行」只是一年一次舉辦,步行路線在市區,環境也舒適;就算赤腳走在凹凸的路上,也只是短暫的時間,並不覺得太辛苦,比起身在貧困處境、連基本生活條件亦不足的人,這不算得甚麼。
他回想過往多年的參與,「赤腳行」曾在太平山舉行,亦有試過在校內舉辦;後期在步行以外加入「被剝削」的體驗活動,給他帶來深刻體會。他認為無論在哪裏舉行、有哪些體驗活動,他亦相信脫鞋赤腳是有放下自己身分、尊嚴的意味。他覺得耶穌道成肉身,以卑微的身分住在我們中間;又為門徒洗腳,虛己服侍,信徒亦應這樣效法祂。「赤腳行」提供了一個「貼地」的體驗,讓他走進貧窮人的生活中,體會及反思貧苦者的生活困境,使自己謙卑一點、對貧窮人的同理心多一點。
不但自己每年參與「赤腳行」,張牧師在牧會時亦推動教會肢體組隊參與。雖然肢體為了家庭、工作及事奉已花上很多時間,但當張牧師邀請他們參與「赤腳行」,肢體是樂意的。他表示教會的聚會是分齡進行,而「赤腳行」是老少咸宜的活動,教會弟兄姊妹一同參與,猶如教會多了一個集體聚會;不過要大家持續參與是一個挑戰,所以張牧師「身先士卒」,定必每年報名參加,盼望肢體亦可長期支持。
連結羣眾服侍貧窮人
施達最早期的步行籌款,其實沒有赤腳元素。加入赤腳體驗,是在2001年11月。當時負責籌辦者之一、前同工Alice分享,希望此活動除了籌款外,加入與貧窮人相關的體驗。Alice希望赤腳的觸感,能為參加者製造深一層次的體會,令整個活動更有教育意義之餘,亦讓參加者在活動的過程中清楚自己為了「何人」(貧窮羣體)及「何事」(扶貧濟困)籌款。
作為「赤腳行」的元祖策劃同工,有沒有一些深刻的經歷?Alice說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她邀請了四位小朋友作為「赤腳行」宣傳大使,那些小朋友是她與另一位同工的兒子。同工有這樣的構思,是希望讓支持者就算未能親身參與,亦可支持其他人如小孩子、長者參加。「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」雖是老生常談,然而這亦是一種連結社羣的方式,各人按己力獻上資源,向着同一目標進發。策劃同工費盡心思及時間,當見到眾志成城,為貧窮社羣全力以赴,都感到振奮。
出現感動人心的景象前,同工在籌備「赤腳行」背後,無論是2001年或是2023年,總必先經歷忐忑——步行路線何時才獲政府機關批准;路線、場地使用、天氣變化而制訂各式各樣後備方案;報名人數不似預期;籌款數字是否達標等。Alice鼓勵現役眾同工,當在終點站看到參加者一同舉起骯髒的腳拍攝大合照,他們臉上有着完成挑戰的滿足感,這就是籌劃者的喜樂。 希望在「赤腳行」見到喜樂的你們,今年11月4日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