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呼聲》250期目錄
2023-09-20
Menu
編者話:兒童是社會的未來棟樑,這句說話雖是老生常談,但對我們來說是工作的目標──要改變社會,先使兒童有健康成長的機會,他們才可以成為未來有良好品格、合上主心意的領袖。 今期「焦點.主題」回顧施達印度剛結束的優質教育項目,為貧窮家庭的兒童帶來的生命轉化。而「奉獻.祝福」則闡述有關兒童事工的闊度和深度。「回歸.聖言」讓我們思想上主對我們整個羣體為弱勢者設想的期望。於「知多.一點」,讓大家認識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四「優質教育」的重要性,希望讀者除了知多一點,還可以幫多一點。
今期《呼聲》目錄
《呼聲》250期 ─ 優質教育帶來生命轉化
《呼聲》250期 ─ 優質教育帶來生命轉化
撰文:趙嘉欣(推廣拓展部主管) 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 箴廿二6 撰文:趙嘉欣(推廣拓展部主管) 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(箴廿二6)筆者相信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經文。作為信徒,一聽到這句…
兒童事工:有飯食、有學返之外
兒童事工:有飯食、有學返之外
撰文:李綺雯(項目顧問) 說起「兒童事工」,很多人會想起為孩子付學費、提供食物。實施項目多年,施達和夥伴都認識到單是提供食物和學費,遠遠不足以令孩子安全、健康地成長,並長大後能獨立謀生。時至今日,很多國家已為適齡學童提供基礎教育,我們仍…
可持續發展目標:優質教育
可持續發展目標:優質教育
撰文:葉信謙(實習生) 「我們的地球正在衰亡。」這觀念已不再新奇。當我們親眼目睹氣候變化、環境惡化和社會不平等所帶來的影響,這個觀念已超越抽象的關注,成為了不可忽視的現實。解決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迫切性已顯而易見,迫使我們在全球和個人層…
共享的心態
共享的心態
撰文:鄭順佳博士(前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及倫理科教授) 經文選讀: 申命記廿三24-25 24你進了鄰舍的葡萄園,可以隨意吃飽了葡萄,只是不可裝在器皿中。25你進了鄰舍站着的禾稼,可以用手摘穗子,只是不可用鐮刀割取禾稼。 申命記廿三24-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