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黃浚傑(傳訊幹事)
今年施達參加了「馬拉松慈善計劃」,為本地及阿富汗特殊教育需要(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, SEN)孩子及其家庭籌款。SEN孩子在成長中面對很多挑戰,尤其在貧國成長的,他們的處境尤其堪憂。回應今期「回歸聖言」中關愛「不體面」肢體的教導,筆者與大家分享施達如何幫助阿富汗SEN孩子的見證。
長年戰爭糟蹋下,阿富汗人深受各種打擊:經濟不振、極端貧困、營養不良、公共衛生系統幾近崩潰。在嚴重缺乏衛生及醫療支援下,很多疾病未能得到適切治療。根據一項調查,阿富汗2-17歲的孩子中有17.3%患有殘疾。如果這些孩子無法得到及時幫助,他們在未來將更難應對生活的挑戰。
教育賦予孩子能力,讓他們在成長後有更多工作機會。可是,由於當地學校大都缺乏對SEN的配套,患有殘疾的阿富汗孩子很難獲得教育機會,前途黯淡。另外,由於社會普遍認為有殘疾的人是家庭的恥辱,是「不體面」的,因此那些孩子往往被社會孤立,要留在家中不能外出,除了缺乏運動,他們也失去人際互動的機會。資料顯示,他們患有肌肉萎縮症、焦慮和偏頭痛等疾病的風險很大。
「不體面」的孩子即使有機會到學校等公共場合,也會受到羞辱。在我們幫助阿富汗SEN孩子的項目中,有一位患有聽力障礙的受助者Rafi(化名),他曾經就讀普通學校,可惜學校從來沒有接收過聽障學生,沒有經驗協助他融入校園生活,同學們又不懂得體諒他,反而常常嘲笑他、拿他開玩笑,令他十分難過。
雖然從世俗眼光來看,這些孩子被視為「不體面」,但我們相信他們也是上主寶貴的兒女。因此,我們與當地夥伴合作,為視聽障礙孩子「加添體面」,向他們提供生活技能訓練、教他們凸字或手語、協助他們入讀實施融合教育的學校,並為教師進行點字和手語培訓。和Rafi一樣,許多受助孩子在這些學校取得優秀成績,證明即使他們面對阻礙,也有能力學習和展現才能。
儘管仍有很多人認為有殘疾的人是「不體面」的,但他們也是我們的肢體。感謝主使用,施達能為孩子「加添體面」,並提高社區對特殊教育的認識,好使社羣能接納他們。請更多為我們的事工禱告,讓更多有SEN的孩子能夠過上有尊嚴、愉快的童年。
今期《呼聲》目錄
撰文:趙嘉欣(推廣拓展部主管) 施達能夠在過往30多年,在全球超過40個國家不斷開辦扶貧項目,轉化貧窮社區,讓貧窮人的生活得到改善,是出於上主浩瀚的恩典。然而,除了上主的帶領,人的責任也不可或缺,為了將最好的獻呈給主,施達對於項目的開展…
撰文:陳文達(傳訊主任) 經文選讀: 哥林多前書十二12-26 12就如身子是一個,卻有許多肢體;而且肢體雖多,仍是一個身子;基督也是這樣。13我們不拘是猶太人,是希臘人,是為奴的,是自主的,都從一位聖靈受洗,成了一個身體,飲於一位聖靈…
撰文:趙嘉欣(推廣拓展部主管) 認識Queenie姊妹,需由馬拉松說起。今年施達參加了渣打香港馬拉松2024「馬拉松慈善計劃」,獲得50個「十公里賽事(非挑戰組)」名額,邀請各方友好參與,捐款支持施達支援本地及阿富汗特殊教育需要(Spe…
撰文:黃浚傑(傳訊幹事) 今年施達參加了「馬拉松慈善計劃」,為本地及阿富汗特殊教育需要(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, SEN)孩子及其家庭籌款。SEN孩子在成長中面對很多挑戰,尤其在貧國成長的,他們的處境尤其堪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