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呼聲》254期目錄
2024-09-24
Menu
編者話:今期《呼聲》跟大家分享農村發展工作。「焦點.文章」探討農村發展如何以「關係」為本,強調與大自然、地土和人際網絡的互動。「回歸.聖言」則從《利未記》中有關務農的經文,帶領我們反思捨己為公的教導。「奉獻.祝福」分享施達在尼泊爾的項目,見證農村貧民如何在能力提升和社區賦權下轉化得生。此外,鄧振東同工在「知多.一點」中分享他在施達十年的服侍經歷。
今期《呼聲》目錄
《呼聲》254期 ─ 農村發展模式:關係為本
《呼聲》254期 ─ 農村發展模式:關係為本
撰文:馮韻兒(總幹事) 如果你問地產經紀,買房屋的三個最重要因素是甚麼,答案會是「地點、地點、地點」。如果你問發展工作者,農村發展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甚麼,答案會是「關係、關係、關係」。 農村發展一切都與「關係」息息相關——與大自然及氣候…
捨私為公
捨私為公
撰文:鄭美紅傳道 經文選讀: 利未記十九9-10 9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,不可割盡田角,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。10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,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;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。我是耶和華——你們的上帝。 利未記十九9-10 9在你們…
貧窮村民轉化得生
貧窮村民轉化得生
撰文:趙嘉欣(推廣拓展部主管) 據聯合國對貧窮的定義:貧窮不只是缺乏收入和資源導致難以維持生計,還表現為饑餓和營養不良、無法充分獲得教育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務、受社會歧視和排斥以及無法參與決策。原來,貧窮不只是「無錢」,而是「缺乏」——缺乏…
服侍十年 恩典常在
服侍十年 恩典常在
撰文:鄧振東(行政幹事) 屈指一算,踏入2024年9月,我已經在施達服侍了十年。回望過去,除了角色及工作上有轉變,上主的恩典常與我同在。 十年前,我經教會的一位姊妹介紹進入施達,當時是以義工身分參與,負責行政支援工作,例如:聯絡及邀請教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