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達印度夥伴:若不回應貧乏者,事工便沒意義! 橫額圖片:施達夥伴印度福音團契救援社(EFICOR)向水災災民,派發緊急物資(圖片由EFICOR提供) 「若然我們沒有對應社區中最貧困的人的需要,那麼我們所作的便沒意義。」 印度福音團契救援社(EFICOR)項目總監Ramesh Bab 閱讀全文
南印度水災 災後援助刻不容緩 橫額圖片:施達的印度夥伴EFICOR向喀拉拉邦災民提供食物和非食物援助(圖片來源:EFICOR;攝於2018年8月27日) 這是一個美好的時刻。對我的家庭來說,這種(援助)行動是及時的支持,讓我們可以存活一個月。這是上天給我一家的安慰。 閱讀全文
災害預防不是易事 橫額圖片:洪水使沙土覆蓋農地,形成一個個這樣的沙洲 若你有讀過七月出版的229期《呼聲》,應該對災害管理和災害危機緩減的概念不陌生。藉本週的ePrayer,我們一起看看孟加拉西北古里格拉姆縣(Kurigram),了解貧窮社羣災管工作和面 閱讀全文
讓印度人為自己的權利發聲──教會團體作政府與村民橋樑 橫額圖片:夥伴EFICOR於比哈爾邦的15所村莊建立災害管理委員會(Disaster Management Committee, DMC)。DMC成員塔庫爾(Thakur)先生(圖中)協助村裏的寡婦、長者與殘疾人士等獲取撫恤金及其他政府 閱讀全文
教會參與災害危機緩減工作是最有效並最具持續性的 橫額圖片:社區PADR工作員(右一)正講解如何一耕種方法 Stanley Enock Hanya是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Zimbabwe (EFZ)(津巴布韋一大福音宗派聯會)推動教會和社羣合作項目的負責人 閱讀全文
戳破我們對災害的迷思 撰寫:薛奐珩 每當我們看到災難發生,都替受災者的遭遇感到憂愁、焦急。有人會為受災社羣祈禱;有人選擇慷慨捐獻,甚至發起籌款活動;也有人會組織義工隊到當地參與救援或輔導工作。縱然我們稍盡綿力,在自然災害面前,我們常感到無奈與無力,因為好像只 閱讀全文
願「我們」都得到日用的飲食 作者:Tony Chan(施達推廣拓展部幹事、傳道人) 馬太福音5-7章記載了耶穌的「山上寶訓」,在教導的最後,祂邀請聽道的人作出抉擇:進窄門,以祂的教導作價值觀敬虔度日(7章13-23節);並指出抉擇的後果,祂更以蓋房子的比喻,指出聰 閱讀全文
踏出,祝福就在腳下 撰寫:Tiffany Lam 放假,你會去旅行,還是選擇做有意義的事?一班來自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窩福堂(下稱窩福)的弟兄姊妹,於去年四月一行10人花10天假期,前往尼泊爾山區Gorkha拜訪當地進行災後工作的施達夥伴ACN。前窩福同工兼團 閱讀全文
施達夥拍IA成員繼續伴羅興亞人渡過難關 自上年8月緬甸若開邦(Rakhine State)再次爆發衝突至今,逃至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(Cox’s Bazar)的羅興亞難民有702,000人,使總人數上升至逾915,000人,多達130萬人需要人道援助。 施達與Integral 閱讀全文
未來半年,與羅興亞難民並肩同行,請繼續支持! 橫額圖片:這是IA成員機構在孟加拉探訪難民時攝,是其中一處難民自行搭建而成的聚居地 今年8月,羅興亞難民問題再次被受關注。8月底至今,緬甸若開邦的衝突,經已迫使62萬居於當地的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東南部的Cox’s Bazar。 聯合國數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