埃國助養兒童計劃:畢業在乎愛的回饋 施達在埃塞俄比亞支持的一個助養兒童項目*,每年會有受助者「畢業」。一般來說,助養兒童項目的受助者成年後,便會脫離受助計劃,但我們認為年齡不是唯一釐訂畢業的指標。我們重視受助者人生的整體發展,因此他們去到18歲成年後,我們會繼續資助他們修 閱讀全文
為學生打開一扇貧窮的窗 ──小學老師談教育願景 橫額圖片:李育珍老師 「現時世界上有幾多人口販子?」 「除了香港,你們還會在其他地方為貧困兒童籌款嗎?」 今年一月,施達同工前往石硤尾一所直資小學主領講座,在座的小五生在講座結束前接連舉手發問。該次講座主題為「反人口販賣」,施達同工解釋 閱讀全文
扶貧教育由「少」開始 撰寫:黎嘉晉 你的衣櫃有多少件衣服? 大概,你不記得確實數量。或者,你會答:「我不知道。」真相,可能是,數也數不清。 與許多香港人一樣,梁成裕牧師擁有的衣服比需要的更多。當施達同工在一次教會聚會上提出上述問題時,與會的梁成裕發現,自己是 閱讀全文
我願成為哪些人的鄰舍? 作者:陳明泉牧師(施達董事、旺角浸信會副主任) 路加福音10章25-37節撒馬利亞人的比喻是耳熟能詳的經文。律法師要求耶穌為「鄰舍」提供一個客觀的定義,問題的底蘊是為「鄰舍」作排他性的宣告,即哪些人不在於他們所愛的範圍(大概是只有猶太人 閱讀全文
孩子受教育,讓社區揹起來! 橫額圖片:Rakhi(圖中)與父母 要消滅貧窮,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環;然而,很多低收入國家的孩子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。當地家長為口奔馳,沒有空間思想孩子的將來,以為孩子長大,就是跟自己一樣,艱苦生活。在他們眼中,賺取收入以養活家人是當務之 閱讀全文
100元利是錢的故事 橫額圖片:馮天臨(圖右)與媽媽 撰寫:黎嘉晉 「今年,你會將利是錢捐出來,支持遠方貧窮人嗎?」 「會!」小學三年級生馮天臨肯定的說。 這位小朋友跟一般男孩子無異,放學歸家,做功課、吃茶點,晚飯前拿心愛的模型出來,玩耍一番。他的世界,相信 閱讀全文
消除貧困:基督信仰的亮光 撰寫:鄺偉文博士(施達總幹事)、薛奐珩 人的內在轉變對於消除貧困甚為重要。近年來,國際扶貧與發展工作者漸漸注意這一點。例如,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的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Kaushik Basu在一次公開演講中,指出人類普遍存在某些道德價值, 閱讀全文
原來看電視可以有益於中東孩童的身心靈 中東──是基督教的發源地,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,卻也是一個動亂、壓迫的地帶。 SAT-7這個基督教媒體網絡,藉着未經審查的衛星電視節目,要讓神的愛在中東、北非「看得見」。衛星電視,有效突破宗教束縛、文盲、審查等牢籠,讓SAT-7可以向整個 閱讀全文
走進生活中,與貧窮人同行──莫SIR訪談 訪問、整理:秦韻欣 派發物資、探訪老人院等救濟式的慈惠關懷,仍是部分香港教會及信徒參與社會關懷的主要行動。參與香港社區服務及社工教育工作多年的莫慶聯(莫Sir)認為,我們在社區裏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。 「教會很習慣上帝給予我們東西,見誰有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