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施達深度遊之「邊城之歌」 橫額圖片:泰緬邊城的星空 2018年12月中旬,施達基金會一行十多人所到的泰緬邊境,或許不是一般人想像的蘭花與泰絲、按摩與潑水國度。雲山蒼蒼,河水嗚咽,我們聽到的是一闕邊城悲歌,但也是希望之歌。 國界的邊城 打開地圖,就看到美塞(Mae 閱讀全文
從神的主權看整全使命 作者:莫昭友醫生(施達中國事工顧問) 面對世上眾多苦難,信徒慣常以憐憫回應,表現於慈善施予和服務;但因為苦難問題太重,不易解決,所以總是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向人傳福音,人信了耶穌,便可靠主在苦難中忍耐、在羣體中得安慰,更可死後上天堂,永離苦 閱讀全文
願「我們」都得到日用的飲食 作者:Tony Chan(施達推廣拓展部幹事、傳道人) 馬太福音5-7章記載了耶穌的「山上寶訓」,在教導的最後,祂邀請聽道的人作出抉擇:進窄門,以祂的教導作價值觀敬虔度日(7章13-23節);並指出抉擇的後果,祂更以蓋房子的比喻,指出聰 閱讀全文
施達家書 | 2018年6月 親愛的施達同行者: 你人生中有否經歷過一些多變、不穩定的日子? 從2004至2011年,我家過着有點像遊牧民族的生活,因為在這七年間,我們無奈地搬家四次。這麼頻繁的「遷徙」令我們沒有足夠時間去適應新的居住環境,我們就像「過客」一樣。然而 閱讀全文
你要和好嗎? 撰寫:薛奐珩 「你在哪裏?」 「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,我就害怕;因為我赤身露體,我便藏了。」 「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?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?」 「你所賜給我、與我同居的女人,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,我就吃了。」 以上對話 閱讀全文
施達家書 | 2017年8月 親愛的施達同行者: 最近,我與家人去了一趟柬埔寨。那裏不是「一般」的旅遊勝地,沒有博物館、公園、度假村、海灘、特殊景觀或大型購物商場,但卻是一處能引發我們許多反思的地方。 柬埔寨於1975至1979年間的種族屠殺,是人類近代歷史中最悲慘 閱讀全文
施達家書 | 2017年6月 親愛的施達同行者: 「絕望」往往是貧窮和不公義所帶來的自然後果。施達眾多發展項目的一個共通點就是要讓絕望者重拾盼望。因此,每當我去拜訪項目時,我必向參與項目的人問這個問題:「你有甚麼夢想?」 若要項目的受助者能對生命重建希望,施達和我們 閱讀全文
恩情厚愛、福澤萬世──異族弱女祝福他鄉的故事 撰寫:莫昭友醫生(施達中國事工顧問) 舊約聖經中的路得是個不折不扣的弱勢寄居者,她因爲愛顧婆婆,選擇離開祖家摩押地,遠走他鄉以色列,一個她明知不歡迎摩押人的地方。 路得大概生於公元前1,100年或更早的年代,是巴勒斯坦以東的摩押人,在神 閱讀全文
與難民勵勉同行 ── 專訪基督教勵行會 橫額圖片:左起:筆者、勵行會總幹事張洪秀美女士、施達同工Jojo,難民服務中心負責人Justin 訪問、整理:莊力行 提到難民,很多人會覺得他們是遙遠的一羣,只是新聞報道中的其中一則國際消息。這或許是大多數香港人的誤解,以為富裕的香港社 閱讀全文
讓受造世界關愛我們(馬太福音6章24-34節) 作者:黃國維博士(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 (神學科)、副教務長,施達董事) 「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。不是惡這個愛那個,就是重這個輕那個。你們不能又事奉神,又事奉瑪門。」 「所以我告訴你們: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,喝甚麼;為身體憂慮穿甚麼。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