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貧發展,實踐兒時夢想 受訪:黎文慧(推廣拓展同工) 訪問及整理:潘文欣 每個人都因着不同原因參與扶貧發展工作,關愛貧窮的種子在黎文慧(Grace)年幼時,已深植她的心靈中。「從小就在電視上看到扶貧機構的廣告,每次看都很觸動……信主後想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,適逢 閱讀全文
MAD FOR GOD 受訪:李綺雯(項目同工) 訪問及整理:潘文欣 大部分人參與扶貧發展工作,都是源於內心的感動;而那份感動,許多時源於某次經歷所帶來的啟迪。項目同工李綺雯(Rebecca)在大學時修讀國際政治,其中一科是國際關係,那趟課程讓她第一次具體地看 閱讀全文
回歸自然 持續發展 整理和撰寫:潘文欣 甚麼是「發展」?怎樣的發展會帶來建立,怎樣的發展卻帶來破壞?或許泰國北部山區靠地維生的社羣,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。 綠色革命的毒害 居於泰北山區的拉祜族人,他們的先祖在過去為尋找適合的耕地,在泰國、緬甸與老撾三地遷徙移 閱讀全文
共享土地,栽種生命 傳統以來,兒童事工給我們的印象是向貧困兒童和孤寡給予助養、助學和生活援助。可有想過,兒童事工也可結合社區重建和農業發展? 過去60年,緬甸內戰不斷,加上連年天災,不少兒童因此失去家園,甚或至親。施達緬甸夥伴Full Moon於20年前設 閱讀全文
一雙耕田的手──專訪農夫阿手 訪問及整理:秦韻欣 以前會聽到人說「返鄉下耕田啦!」來取笑別人老土、沒有見識。現在,人們不用「返鄉下」也可以耕田,而當農夫也不一定老土。鄉土學社的農夫阿手──年輕、風趣的陽光男孩,與我們心目中的傳統農夫形象迥然不同。 阿手不是出身於農民 閱讀全文
將愛帶進城市邊陲處 訪問、整理:趙雅恩、秦韻欣 印度的經濟發展一日千里,改善貧窮的腳步難以追上,儘管比起九十年代,貧窮人口已削減一半,但直到今天印度仍有多達六億多的貧窮人口,當中甚至有三至四億仍屬赤貧(extreme poverty)。與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 閱讀全文
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,只是……(馬太福音26章11節) 撰寫:陳念聰醫生(施達董事) 不少人會提出一個疑問,「耶穌說:『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,只是你們不常有我……』(馬太福音26章11節)那麼我們何必要扶貧呢?只要叫人信耶穌才是重要!」近年已經較少人提出這類問題,也可能是心想卻不好意思說出來吧 閱讀全文
施達家書 | 2016年12月 親愛的弟兄姊妹: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,有子賜給我們,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。他名稱為「奇妙策士」、「全能的神」、「永在的父」、「和平的君」! 以賽亞書九6 每年這個時期,常常聽到以上的經文。我們已步入將臨期,您有甚麼計劃回應主降世救贖的 閱讀全文
津巴布韋.「童」走抗貧路 撰寫:莊力行 對非洲兒童,一般人以至媒體或會有一種固有概念,就是飢餓和營養不良。然而,如果我們的目光只聚焦於此,很容易便忽略了貧窮問題形成的背景和大環境的各項因素。非洲國家津巴布韋,一直以天文數字的高通脹率和高愛滋病感染人口著稱。愛滋病 閱讀全文
施達家書 | 2016年10月 親愛的弟兄姊妹: 近期我往昆明探望施達在當地的同工。雖然這並非我第一次到昆明,但卻是首次在當地遇上了嚴重的交通擠塞。 若我們不大講究的話,「交通阻塞」可以是一個不錯的指標,用以反映一個發展中國家城市是否經歷着快速的經濟增長。經濟發展總是 閱讀全文